簡介
本書内容包括:審美文化與社會諸要素,隋唐五代審美理想論,隋唐五代審美文化特徵論,書法藝術,詩歌藝術,繪畫藝術,雕塑藝術等。
章節
- 第一章 审美文化与社会诸要素(p.1)
- 第一节 客观环境的制约:经济的、政治的(p.3)
-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影响:心理的、哲学的、宗教的(p.4)
- 第二章 隋唐五代审美理想论(p.13)
- 第一节 古典和谐美与古典和谐美的艺术(p.15)
- 第二节 审美理想转变的开端 —— 皎然的美学思想(p.19)
- 第三节 “意境” 理论的深化 ——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p.22)
- 第四节 作为美学范畴与历史范畴的“意境”(p.25)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审美文化特征论(p.27)
- 第一节 传情状物 —— 表现与再现的和谐统一(p.29)
- 第二节 亦真亦幻 —— 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p.33)
- 第三节 情理无碍 —— 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p.35)
- 第四节 文质彬彬 ——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p.36)
- 第五节 包举宇宙 —— 时间与空间的和谐统一(p.38)
- 第六节 尽善尽美 —— 认知功能、伦理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p.39)
- 第四章 书法艺术(p.43)
- 第一节 书法艺术 ——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外化(p.45)
- 第二节 尊王尚法 —— 壮美之外在表现(p.50)
- 第三节 无法之法 —— 壮美之内在表现(p.62)
- 第四节 疏秀空灵 —— 和谐美中的优美之趣(p.72)
- 第五章 诗歌艺术(p.77)
- 第一节 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 隋至初唐的诗歌艺术(p.80)
- 第二节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 盛唐时期的诗歌艺术(p.83)
- 第三节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中唐时期的诗歌艺术(p.95)
- 第四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晚唐及五代时期的诗歌艺术(p.110)
- 第六章 绘画艺术(p.123)
- 第一节 形神相济 —— 隋唐五代时期的人物画(p.125)
- 第二节 浓淡相宜 —— 隋唐五代时期的山水画(p.137)
- 第三节 雅俗相间 —— 隋唐五代时期的花鸟画(p.155)
- 第四节 圣凡相通 —— 隋唐五代时期的壁画艺术(p.162)
- 第七章 雕塑艺术(p.167)
- 第一节 雕塑艺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命运(p.169)
- 第二节 雕塑艺术的历史回顾 —— 理想之美(p.170)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雕塑艺术(p.172)
- 第八章 乐舞艺术(p.183)
- 第一节 隋唐五代乐舞艺术的历史渊源(p.185)
- 第二节 隋唐五代审美理想的变迁(p.186)
- 第三节 隋唐五代乐舞艺术发展概要(p.187)
- 第九章 工艺美术(p.197)
-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铜镜艺术(p.199)
-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艺术(p.202)
- 第十章 建筑艺术(p.207)
-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城市建筑艺术(p.210)
-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艺术(p.212)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宗教建筑艺术(p.215)
- 第十一章 习俗文化(p.219)
- 第一节 隋唐五代节日的特征(p.222)
- 第二节 隋唐五代习俗文化中的节日(p.223)
- 第三节 隋唐五代娱乐活动(p.231)
- 第十二章 饮食文化(p.237)
- 第一节 茶文化的兴起(p.239)
- 第二节 酒文化的兴起(p.246)
- 第十三章 服饰艺术(p.251)
- 第一节 时代的一面镜子 —— 服饰艺术(p.253)
- 第二节 开放精神的象征 —— 隋唐五代服饰艺术(p.253)
- 第十四章 隋唐五代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p.261)
- 一、隋唐五代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p.263)
- 二、隋唐五代审美文化的现代意义(p.264)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