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所有的愛,都給了釣魚和夏天
釣魚、戀愛、探險,孕育文豪的養分
「海明威的敘事技藝,深深影響當代小說風格。」(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讚詞)
《尼克亞當斯故事集》是海明威過世十年後,於1972年集結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包括早期代表作〈印第安營地〉、〈大河雙心〉,以及8篇生前未發表的文章。
這24篇以尼克亞當斯為主角的故事,原本猶如散落的拼圖被收錄各處,在重新集結後,逐漸組合出一個從男孩蛻變成男人的完整形象——少年時跟隨父親深入荒野探險,在印地安營地初次體驗死亡,與女孩在森林中偷嚐禁果,在戰地醫院結識硬漢軍官,與幼子互動時緬懷亡父——尼克的經歷恰與海明威的生命軌跡平行,具有強烈的自傳性色彩。且故事中所呈現的率真性格,也與日後的硬漢形象大異其趣。
章節
- I 北方森林 NOTHERN WOODS(p.13)
- 三聲槍響 Three Shots(p.14)
- 印地安營地 Indian Camp(p.18)
- 醫師與醫師娘 The Doctor & the Doctor's Wife(p.24)
- 十個印地安人 Ten Indians(p.30)
- 印地安人遷離 The Indians Moved Away(p.39)
- II 自食其力 ON HIS OWN(p.43)
- 世界之光 The Light of the World(p.44)
- 鬥士 The Battler(p.55)
- 殺手 The Killers(p.69)
- 最後一方淨土 The Last Good Country(p.86)
- 跨越密西西比河 Crossing the Mississippi(p.172)
- III 戰爭 WAR(p.175)
- 登陸前夕 Night Before Landing(p.176)
- 「尼克靠著牆坐著⋯⋯」“Nick Sat Against the Wall…”(p.185)
- 現在我躺下 Now I Lay Me(p.186)
- 一個你永遠不會經歷的事 A Way You'll Never Be(p.198)
- 在異鄉 In Another Country(p.216)
- IV 士兵返鄉 SOLDIERS HOME(p.223)
- 遼闊的兩心河 Big Two - Hearted River(p.224)
- 某事的盡頭 The End of Something(p.247)
- 三日風暴 The Three - Day Blow(p.253)
- 夏天的人們 Summer People(p.271)
- V 兩人世界 COMPANY OF TWO(p.287)
- 結婚日 Wedding Day(p.288)
- 關於寫作 On Writing An(p.290)
- 阿爾卑斯山牧歌 Alpine Idyll(p.301)
- 穿越雪原 Cross - Country Snow(p.311)
- 父親與兒子 Fathers & Sons(p.320)
- 導讀 ── 當「尼仔」變成「尼可拉斯」│陳榮彬(p.338)
- 譯後記│傅凱羚(p.342)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厄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
英美文學二十世紀代表性作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生於芝加哥市郊,從小酷愛體育、釣魚和狩獵,高中畢業後隨即進入報社擔任記者。第一次大戰爆發,志願赴意大利擔任戰地救護車司機,戰爭的殘酷,自此烙印在心靈深處。戰後旅居巴黎,結識了史考特費茲傑羅、葛楚史坦、龐德等作家,開始進入寫作黃金期,1926年出版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1929年發表反映一次大戰的《永別了,武器》。30年代初,至非洲旅行狩獵。西班牙內戰期間,以記者身份親臨前線,創作了長篇小說《戰地鐘聲》。此後作品銳減。
直至1950年,發表睽違已久的長篇小說《過河入林》,卻招致許多負評,甚至有論者認為他應該就此封筆。1952年8月,率先刊載於《生活雜誌》的《老人與海》橫空問世,當期創下銷售五百三十萬冊的驚人成績,書本在出版後亦隨即登上暢銷榜。挾此驚人聲勢,猶如重登王座的老拳擊手,接連獲得普利茲小說獎,以及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晚年身體每況愈下,與高血壓、糖尿病、躁鬱症等痼疾頑強搏鬥,1961年7月2日,於自宅用心愛的獵槍自殺。
譯者簡介
傅凱羚
台大中文系畢業,曾獲多項文學獎,現職編劇、翻譯,寫作。著有舞台劇作集《太平洋瘋人院》,譯有《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等書。目前正在撰寫個人首部長篇小說。
FB留言
同作者書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