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過去一百年來,中國諸多知識分子一直希望通過移植西方「新倫理」的方式重建中國倫理道德體系,然而他們的「道德革命」總是無疾而終。為何西方倫理道德不能移植到中國呢?究其原因,還在於東西方倫理的源流與內容大相逕庭,在中國沒有合適的移植西方倫理的文化土壤。首先,從源頭上說,中國倫理是以人為中心發展起來的,而西方倫理是以上帝為中心發展起來的。中國人關注現世,其倫理道德是內生的,而西方人的道德來自上帝的啟示,並由上帝維繫。其次,從流變上說,二十世紀以前,儒家倫理道德在中國歷史中有持續的影響,儘管二十世紀儒家受到很大衝擊,但其仍在社會上有較大的影響力。而西方在文藝復興以後其倫理道德卻向另一個方向發展,幾乎成為宗教道德的反動,其宗教超越感、神聖性消失殆盡。 最後,從內容上說,中國儒家主張符合人類本性的「因人情節人欲」的禮義之道。而現代西方文明則走向與人類清靜本性相違背的「因人情縱人欲」的享樂主義。其結果就是人欲的過度膨脹,暴力貪婪成為社會常態,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西方現代倫理已經陷入難以自拔的嚴重危機之中——它們不應成為中國人效仿的榜樣,也不可能被效仿!
章節
- 封面(p.navPoint-1)
- 版权信息(p.navPoint-2)
- 导言:中华礼义道德之基础——献给那个早逝的灵魂(p.navPoint-3)
- 1.礼之源(p.navPoint-3)
- 2.礼之义(p.navPoint-5)
- 3.礼之用(p.navPoint-6)
- 4.礼之殇(p.navPoint-7)
- 上编:内圣外王之道(p.navPoint-8)
- 第一章 清静心的养成及清静世界的建立——内圣外王的现代意义(p.navPoint-8)
- 第二章 建立一个理性克制人类物欲的新世界——论中华礼义文明的现代性(p.navPoint-13)
- 第三章 内圣外王要在“息欲明制”(p.navPoint-16)
- 第四章 中国行天道与西方行人道(p.navPoint-20)
- 第五章 此次金融危机是西方文明范式的整体危机(p.navPoint-24)
- 中编:“大小戴记”三纲礼义精华录(p.navPoint-27)
- 第一章 总说第一(p.navPoint-27)
- 第二章 上下第二(p.navPoint-29)
- 第三章 父子第三(p.navPoint-30)
- 第四章 夫妇第四(p.navPoint-31)
- 第五章 杂说第五(p.navPoint-32)
- 下编:新圣学十图(p.navPoint-33)
- 第一章 太极图第一(p.navPoint-33)
- 第二章 权氏大学图第二(p.navPoint-35)
- 第三章 无名氏大学图第三(p.navPoint-36)
- 第四章 无名氏心图第四(p.navPoint-37)
- 第五章 无名氏操存图第五(p.navPoint-38)
- 第六章 无名氏省察图第六(p.navPoint-39)
- 第七章 程氏心图第七(p.navPoint-40)
- 第八章 敬斋箴图第八(p.navPoint-41)
- 第九章 夙兴夜寐箴图第九(p.navPoint-42)
- 第十章 小学图第十(p.navPoint-43)
- 附录(p.navPoint-44)
- 附录一 重新评价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p.navPoint-44)
- 附录二 黄老之学才是中华文化的主干(p.navPoint-46)
- 附录三 郡县天下——论人类持久和平的实现(p.navPoint-47)
- 附录四 黄老之学思想体系的要点(答吕朴)(p.navPoint-48)
- 附录五 修习中国文化宜先读黄老诸书(答网友)(p.navPoint-49)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翟玉忠,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產業創意研究所研究員,國學專家,財經評論家。原《中國產經新聞》國際部主任,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法制新聞》雜誌社新聞部主任,現任新法家網站(中英文版)總編輯。主要著作:《道法中國——二十一世紀中華文明的復興》(2008年);《國富策——中國古典經濟思想及其三十六計》(2010年);《中國拯救世界——應對人類危機的中國文化》(2010年)。譯著:《孔門理財學》(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原書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1年出版;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