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福婁拜夢幻逸作,繁體中文版首度面世
超越《包法利夫人》,揭露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浮華與幻滅
一部令卡夫卡、莫泊桑、普魯斯特、納博可夫,為之著迷的極致名著
最具福婁拜自傳色彩的經典作品
洶湧的愛情、澎湃的理想、無畏的革命
這世上的每個人,都期盼以不同的方式成就自我,完成生命的驚嘆!
我想要書寫我們這一代人的道德歷史,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書寫他們情感的歷史。這是一本關於愛情、關於激情的書。但僅能容於當世的激情,亦即消極的激情。
章節
- 第十一章 晚宴和決鬥(p.287)
- 第十二章 小露薏絲長大了(p.325)
- 第十三章 可愛的土耳其女人羅莎妮(p.339)
- 第十四章 街壘(p.379)
- 第十五章 能與她倆其中之一在一起將會何等快樂(p.445)
- 第十六章 羅莎妮帶來的壞消息(p.465)
- 第十七章 奇怪的妓院(p.489)
- 第十八章 法拍會場(p.531)
- 第十九章 悲喜交雜的重逢(p.551)
- 第二十章 等到你四十歲那天(p.559)
- 導讀 《情感教育》之問世間,情是何物/阮若缺 (p.565)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福婁拜 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
一八二一年出生在法國盧昂,父親為當地知名外科醫生。自小接觸醫院的環境提供早慧的福婁拜極佳的觀察素材。中學時期,福婁拜熱中閱讀浪漫主義作品,使得早期作品帶有感性奔放的色彩。在他十五歲時,苦戀一位音樂出版商的妻子愛麗莎,一說此為《情感教育》阿爾努夫人的原型。
之後行遍各地的福婁拜,寫作理念轉向寫實主義。十九世紀五、六○年代,是福婁拜創作的高峰期,先後完成了《包法利夫人》、《薩朗波》、《情感教育》三部代表作。一八五七年出版《包法利夫人》轟動一時,被指控敗壞道德風俗,之後法院判決無罪,福婁拜由此聲明大噪。一八六九年出版《情感教育》,於法國文壇引發討論。不少人認為與《包法利夫人》相比,《情感教育》顯得平板無奇。然而這部著作,卻先後獲得喬治.桑、莫泊桑、左拉、普魯斯特等名家高度讚賞。象徵著小說審美觀由故事情節取勝,轉變為講究反映真實生活的層次,影響後世作家無數。
福婁拜被視為寫實主義代表作家,重視細節刻畫與用字精確,對待作品要求完美。他每天寫作七、八小時,一個月生產二十多頁的稿子,稍有瑕疵便銷毀。一八八○年,福婁拜腦溢血逝世,留下了《包法利夫人》、《□朗波》、《情感教育》、《聖安東尼的誘惑》、《三故事》等不朽著作。
FB留言
同作者書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