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科學的本質在於創新。離開了創新,就無所謂科學研究;沒有創新的“成果”,就談不上科學研究成果,更談不上精品力作。
章節
- 新自由主义研究观点综述(p.1)
- 一 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定义和本质(p.1)
- 二 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p.8)
- 三 关于新自由主义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p.12)
- 四 关于新自由主义在世界的推行和后果(p.17)
- 五 关于对新自由主义应取的科学态度(p.26)
- 六 关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若干反思和批判(p.29)
- 当前思想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看法(p.41)
- 一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的看法(p.41)
- 二 对“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总的看法(p.47)
- 三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p.49)
- 四 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p.59)
- 关于唯物史观的几个热点问题(p.67)
- 一 关于唯物史观与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p.67)
- 二 关于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p.74)
- 参考文献(p.80)
-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关系的理论争论(p.82)
- 一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不同观点(p.82)
- 二 评判“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两个重要问题(p.89)
- 三 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能否导致指导思想的多元化?(p.92)
- 关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讨论综述(p.96)
- 一 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p.97)
- 二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同理论观点(p.101)
- 三 对股份制的认识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p.108)
- 四 探索和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意义(p.113)
- 五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p.115)
- 参考文献(p.119)
-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的不同看法与争论(p.121)
- 一 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不同判断(p.121)
- 二 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取向(p.128)
- 参考文献(p.134)
- 人民币汇率争议:汇率水平、汇率制度和形成机制(p.135)
- 一 西方发达国家发难:挑起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议(p.135)
- 二 关于人民币汇率水平(p.137)
- 三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p.140)
- 四 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p.142)
- 五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和措施(p.144)
- 参考文献(p.145)
- 关于当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不同看法(p.147)
- 一 当前中国是否存在“新生资产阶级”(p.148)
- 二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及形成机制(p.152)
-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关系中的若干焦点群体(p.157)
- 关于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问题(p.171)
- 一 谁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p.171)
- 二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p.175)
- 三 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机制的问题及建议(p.179)
-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和文学研究(p.183)
- 一 对“全球化”的理解(p.184)
- 二 西方文化、文论对中国文化、文论的冲击(p.187)
- 三 经济全球化对文学创作的冲击(p.193)
- 参考文献(p.198)
- 围绕“对日关系新思维”的各种观点(p.202)
- 一 对“对日关系新思维”的各种不同看法(p.203)
- 二 中日关系三个重大问题和若干具体问题的不同见解(p.214)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