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分為八章:第一章,科技前沿探索;第二章,科學研究進展;第三章,科研成果評介;第四章,科學認識途徑;第五章,科學創造力;第六章,科學研究方法;第七章,科技經濟發展戰略;第八章,科技創新的文化環境。這些內容,記錄了北大博士生在其導師指導下,攻克科技難關,取得重要成果的艱苦歷程; 記述了他們對當代科技革命趨勢、學科進展動態的總體把握和他們在科學探索實踐活動中的探索思路和研究方法,闡述了他們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研究當代科技革命和我國現代化建設重大問題的經驗體會。文章中得出的結果結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分析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他們在探索中表現出的非凡的創新能力。
章節
- 第一章 科技前沿探索 (p.1)
- 一、软件工程环境中的数据仓库研究(p.1)
- 二、关于原子操纵的研究(p.5)
- 三、探索纳米体系中电子的运动(p.8)
- 四、数据采掘研究(p.10)
- 五、屏栅电离室的设计、调整与测量(p.15)
- 六、胆结石的大分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p.16)
- 七、药物设计与毒性预测(p.19)
- 八、毒品成瘾内源性对抗物的研究(p.25)
- 九、细胞凋亡: 自然界辩证法的一个新例证(p.31)
- 第二章 科学研究进展 (p.36)
- 一、太阳黑子研究的新进展(p.36)
- 二、对生命起源的探索(p.40)
- 三、21 世纪的面向对象技术(p.45)
- 四、分形时间与空间(p.51)
- 五、智能控制的产生、发展与启示(p.56)
- 六、基因打靶技术的发现与发展过程(p.60)
- 七、胆结石生成机理的研究进展(p.65)
- 八、数字图书馆(p.69)
- 第三章 科研成果评介 (p.76)
- 一、脑研究的思路(p.76)
- 二、足球烯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p.80)
- 三、巨磁电阻材料与信息存储对化学的挑战(p.82)
- 四、当代基础数学的研究(p.88)
- 五、开展真空化学研究(p.92)
- 六、植物基因工程的安全性研究(p.100)
- 七、空间信息的魅力(p.108)
- 第四章 科学认识途径 (p.118)
- 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认识过程及其启示(p.118)
- 二、奇异系统的非因果性及其认识论意义(p.123)
- 三、从模式识别看人工认知主体的实现(p.129)
- 四、数学中的矛盾及其哲学诠释(p.134)
- 五、从均衡与非均衡的辩证关系 探讨经济动力学机制(p.142)
- 六、数学规划与进化论(p.148)
- 七、孤立子理论的一些启示(p.152)
- 八、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p.159)
- 九、生命化学中的哲学问题(p.163)
- 第五章 科学创造力 (p.169)
- 一、数学模型与“蝴蝶效应”(p.169)
- 二、科学探索与创造性思维(p.173)
- 三、生命起源研究的方法论(p.176)
- 四、石英传感器研究中实验与理论的辩证关系(p.181)
- 五、计算机视觉的研究(p.186)
- 第六章 科学研究方法 (p.189)
- 一、怎样获取可靠的信息(p.189)
- 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特点(p.194)
- 三、神经网络理论中的科学方法论(p.199)
- 四、数学在现代科学认识中的先导性作用(p.203)
- 五、幔柱构造理论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p.207)
- 六、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p.209)
- 七、数学与音乐的融合(p.212)
- 第七章 科技经济发展战略 (p.218)
- 一、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218)
- 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p.224)
- 三、基础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关系(p.228)
- 四、把握机遇, 发展中国式电动汽车(p.233)
- 五、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p.242)
- 六、发展核电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前景(p.246)
- 七、生物遗传多样性与保护(p.251)
- 八、互连网络与现代企业(p.255)
- 九、我国企业跨地并购的主要动因与问题初探(p.260)
- 第八章 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p.266)
- 一、国外创新观念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p.266)
- 二、民营科技企业员工创新意识的调查(p.281)
- 三、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p.291)
- 四、科学技术的道德功能(p.296)
- 五、基因组研究的伦理学问题(p.299)
- 六、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学(p.303)
- 七、西方绿色思潮与人类生活方式(p.311)
- 参考答案(p.318)
作者簡介
馬名駒,研究員,中國共產黨員。歷任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博士導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現代科學認識論、科技創新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系統觀與人類前景》、《科學技術是現代精神文明的重要源》、《創造力培養:21世紀人才教育的主旋律》、《高技術的創新與環境支持》等。其傳記被收入《當代中華文化名人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詞典》、《世界名人錄》。相關圖書融合技術與經營:現代企業的戰略選擇企業創新文化:現代企業發展之魂債券市場創新:中國經濟發展的推動器產學聯合創新:高科技產業發展之路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